畜牧大省黑龙江乳业的发展在当地财政占有一席之地。当前,正值国内乳业从传统乳业向现代乳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乳业健康发展,使其走上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已成为政、银、企三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黑龙江金融部门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完善创新担保方式,实施企业信贷培育,构建金融“绿色通道”,积极支持乳业打造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确保乳制品优质安全,为中国乳品业特别是奶牛业与国外竞争抗衡开辟了全新道路,实现了三方共赢。
增加奶企信贷投入
有着40多年专业乳品制造历史的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的奶粉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2003年5月飞鹤乳业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企业。在当前国内外乳品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飞鹤乳业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即通过对饲料种植加工、奶牛养殖、乳粉加工、产品研发、物流包装、终端销售等各环节实施全程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绝对安全。
为此,黑龙江省金融机构采取配套灵活措施,全程提供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做粗拉长乳品业资金链条,多元化满足乳品关联企业的资金需求。前两年,在飞鹤乳业生产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先后投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2.8亿元,仅一个周转周期就支持该企业收购鲜奶11万吨,增加产值4亿元,稳定了企业奶源市场,解除了该企业经营发展的后顾之忧。
在农发行多年的支持下,飞鹤乳业日益发展壮大。截至目前,该分行累计投放贷款11.95亿元,在支持飞鹤乳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25余万亩耕地实现过腹增值,拉动了4万余户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产业优势和规模及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针对合作组织发展迅速、组织会员来源广泛、会员资金需求量增大的特点,涉农金融机构积极推行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担保,合作组织大联保和奶牛养殖中小型牧场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乳品企业把资产变成资本,把资本变成资金,切实解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数据显示,农发行黑龙江分行支持飞鹤原生态牧场建设投放项目贷款1.9亿元,以注入“金融要素"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达到了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最大整合效应。
做长奶企产业链条
随着品牌的迅猛发展,飞鹤乳业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齐齐哈尔市克东县,近年来依靠飞鹤乳业全产业链的强力带动,县域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奶牛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升,2011年交售鲜奶8.5万吨,新增效益近1.2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5.7%。
与此同时,奶企产业链上那些饲料种植加工行业,在金融业的支持下也取得了可喜的变化。目前,在黑龙江省政府在齐齐哈尔市实施百家“小巨人”企业信贷培育计划,选择100家成长性好、内生动力强、新生机制好的中小企业,结合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通过近十年引进建设配套项目,目前,齐齐哈尔市乳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域工农业落后面貌,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蓬勃发展。农民不仅改变了以往单靠种植业为主的落后生产方式,走上了“以养促调、以调促养、种养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
乳业发展仍需政策支持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国乳业发展迅猛,但目前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从今年开始,我国取消进口奶粉关税,国外奶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会长期存在,像飞鹤乳业这样的企业未来市场销售形势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事实上,乳品企业遇到的问题不仅于此。近年来,受国外进口低价大包粉冲击,国内乳制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销售市场萎缩,直接影响了企业对鲜奶的收购。而由于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奶牛成本增加,加之奶价增幅不大,养殖奶牛效益不明显,导致农户发展奶牛生产积极性下降。更严重的是,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国内乳品遭遇信用危机,致使产品销售不畅,制约了乳品企业的快速发展。
针对国内乳业面临的发展困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乳业还是一个弱势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从国家层面对乳品企业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为乳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方面,加大金融对规模养殖牧场的扶持力度。国外奶粉对我国乳品市场之所以形成巨大冲击,主要原因是国内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生产成本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全面推行标准化规模经营,加速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步伐。
另一方面,在企业自身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尽快建立奶业发展风险基金保障制度,当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时,对奶农给予奶价补贴,解决养殖户后顾之忧,保证乳品产业不因市场波动而出现大的波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