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即是大,快即是慢。在这个以“大”为美的时代谈“小公司”,也许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过更小,往往意味着更专业、更迅速、更精确、更细致、更耐心……以及更容易照进现实的梦想。 翻开热门商业报纸和杂志,进入主流网站的财经频道,甚至徜徉在书店中,你会关注哪些公司?“世界500强”、“下一个王者”、“上市提速”……当人们被“中国商业急速秀”撩拨得心浮气躁的时候,尤其喜欢听到那些大者、强者和胜者的故事。 仿佛只有大,才是强,才称得上英雄、传奇,甚至史诗。然而,商业世界本该具有丰富多样的生存法则。在一个生态丛林中,该有参天大树也该有无名花草。做一家好的小公司,也可以成为另一种价值观。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发生在中国乳业中的不同故事,是关于这句话的最好阐释。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少数几个大品牌几乎占据了国内所有的牛奶市场。然而,与国内大部分使用UHT 高温灭菌的其他牛奶不同,一家名叫华夏畜牧的公司生产的万得妙牛奶,采用一种更古老,也更符合国际标准的巴氏灭菌法能让牛奶的口感更加真实,同时极大程度地保留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20年前,中国的城市居民几乎全部饮用巴氏奶。 显然,万得妙走了一条与蒙牛、伊利们不同的道路,但这个品牌只被少数特别在意牛奶质量的人所知。同时由于保鲜问题,它只能在北京和天津两个区域销售。自建牧场、采用更好的技术、更贵的饲料以及规模局限等带来的高昂成本,更曾使得这家企业一度陷入亏损。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几大品牌纷纷陷入危机,但这却救了万得妙。随后,泰山投资宣布与一家欧洲乳品生产商共同向华夏畜牧投资4500万美元,因为其生产的牛奶足够优质。 迄今为止,华夏畜牧仍只有7000头奶牛,这与“痛定思痛”后动辄要养几十万头奶牛的蒙牛不可同日而语。相对于那些立志“做大”的企业,万得妙无疑选择了一道“窄门”。这条路走得慢,却更加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