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艾格菲养猪梦折戟沉沙
作者:杨黔秋  文章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6 12:08:57  文章录入:muye  责任编辑:muye

    看着空荡荡的猪舍,王权想不明白的是,和艾格菲合作以来,“行情差的时候亏,好的时候也亏,和拉我们入伙时承诺的大不一样。”

    王权是江西宏盛猪场的老板,2011年初,宏盛果断退出了与艾格菲不到2年的合作。宏盛的遭遇不是个别,在江西多数与艾格菲合股经营的猪场都选择了逃离艾格菲。
  艾格菲是谁?
  这家在纳斯达克被中国企业百世腾借壳上市的美国公司,曾因眼花缭乱的商业模式和大手笔的投资,被认为是农业投资领域的一颗明日之星,拿着融来的1亿多美元,2008年前后,艾格菲迅速在江西、上海、福建、广西、海南等养猪大省投资了40多个万头养猪场。
  如同肉价的迅速涨跌,还没享受到成功,艾格菲的困境就不期而至。从2010年开始,这家公司投资的养猪场陆续传出亏损的消息,股价跌到不足1美元。在停牌数月后,2012年2月1月,艾格菲发布公告宣布自愿摘牌。
  按说艾格菲不应该是农业投资者中的差生,因为百世腾原本就是饲料企业,养殖业的上下游规律都很熟悉,其商业模式也被业内看做是低成本扩张的样本,艾格菲为什么还会栽跟斗?
  “完美”的商业模式
  艾格菲当时进入养猪业采取的是闪电战。
  据报道,它收购的养猪场,固定资产仍归原企业主所有,屠宰和销售也维持原有渠道。艾格菲实际上只是承包了猪场,负责技术和财务;它与猪场签订的是“生猪收购协议”和“租赁协议”。有些地区还建了种猪场,供给养猪企业小猪崽。
  以它投资的马尾凤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艾格菲买断了其所有生猪的经营权,并以每年45万元租赁养猪场,协议期15年。
  这种收购方式,不仅降低了收购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收购时的谈判难度。外界将这种商业模式称为租赁模式,在广西、福建等地,艾格菲多以租赁模式与养猪厂合作。
  另一种模式则鲜有人知。在艾格菲的大本营江西,几十家养猪企业与它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以宏盛为例,其能繁种猪600多头,按当时的出栏价和其他固定资产(厂房设备等),总固定资产作价约240万元人民币。艾格菲直接向其支付144万元现金,购买60%的股权,条件是艾克菲管理,同样负责技术与财务,收益来自于分红。2008年后,艾格菲先后控股近34家万头规模养猪企业,控股比例在55%-100%之间。
  无论哪种方式的经营,猪场都必须向艾格菲的大股东百世腾购买饲料。百世腾是一家专注于猪用预混料的中国本土中型规模的民营企业。艾格菲的财报数据显示,2006年其预混料销售额仅为859万美元,净利润118万美元,行业排名仅在10名左右。
  艾格菲为什么要进入养猪业?按照艾格菲总裁熊俊宏的说法,其2007年之前都是以一个很常规的速度发展,与同业并无很大差异。“过去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销和技术突破,但这仍然不够。”投资养猪行业,一来可以吃掉生猪的利润,二来绑定下游,可以改变饲料的销售模式,大幅度增加销量。
  购买猪场的同时,艾格菲对原来的饲料销售模式进行了较大调整,改变了直销的模式,在全国拓展饲料连锁店。2009年上半年,艾格菲增加了200家饲料零售点,连锁店达到了900多家,其目标是在2012年之前在中国开设1万家零售点。
  艾格菲的养猪发展模式属于轻资产投资,容易快速复制,占用资金少,掌控资源广,一度引发人们的关注;熊俊宏也常常被请去“讲课”,一些商学院甚至将艾格菲模式作为教学案例。
  管理软肋凸显
  艾格菲的模式看上去很美,但在实际运营中问题重重。
  租赁模式在一些省区推广时,曾遭到当地养殖厂的抵制。一位厦门的养猪场老板担心,“艾格菲投入较小,万一出现重大疫情或者行情较差的时候,他拍屁股走了,我们怎么办? ”福建龙岩的另一家养猪厂在仔细考察后发现,艾格菲所承诺的污水排放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放弃合作。
  技术是一道坎。艾格菲采用“公司+养殖户”的方式,但强调比传统的“公司+养殖户”模式更重视技术上的全力支持。例如,种猪繁育和小猪初期由艾格菲负责在无菌厂房培育,但小猪在转往养殖户的猪栏后,因养殖户的环境和技术水平不过关,感染疫病的猪群不在少数,广西、海南的许多签约养殖户因此损失惨重,这也是后来艾格菲撤出一些猪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入股模式下,养殖户和艾格菲最大的分歧是在猪场的管理上。“我看不懂什么财务报表,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王才文感到非常气愤的是,自己从前养猪,心里有一本账,饲料钱、工人费用等账目他一清二楚,但艾格菲接管养猪场的财务大权后,账面上似乎多了不少看不懂的成本支出项。2009年生猪行情好的时候,他被告知由于前期一些固定资产的投入需要折旧等原因,账面“现在不好看,但以后利润多了会补回来。”
  2010年春节后,江西生猪每斤的出厂价格从2008年春节的9元多,下降至4元多;玉米、豆粕等加工饲料的原材料成本上升了7%左右。养猪业步入亏损期,猪场也每况愈下,艾格菲对猪场的投入越来越少。这时候隐约有一些传言在养殖户中流传,说艾格菲花光了上市融资的钱,可能要跑路了,参股的养殖户可能要被变卖资产,停止合作云云。这让王才文和许多养殖户感到一丝恐慌。“除了能繁种猪,养猪厂的资产带毛的不算钱哟,当时我想,万一他跑路了,到时没人愿意养猪了,我这个猪场也卖不了多少钱。”
  后来,他和许多养殖户质疑艾格菲的主要有几点:一、饲料是艾格菲提供的,但成本与其他品牌的饲料相比没有压倒性优势;二、技术上,按照艾格菲之前的说明,一头种猪可繁育24头生猪,实际上并没有做到,“欧洲能达到22头,美国的一般水平是18头,艾格菲吹神了”,后期对种猪的病害防治也未能跟上;三、在销售方面,艾格菲统一销售,当时承诺的是谁出价高卖给谁,行情变差后,这个承诺往往实现不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艾格菲的布局中,只有福建的几个直管租赁模式的养猪场实现了盈利。
  自救不暇
  王才文们所不了解的是,市场低迷,加上投资中的种种问题,养猪业务将艾格菲拖入前所未有的低谷。2010年全年,艾格菲主营收入2.436亿美元,但净亏损达到4270万美元。
  但艾格菲管理层还希望能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挽回损失。2010年10月,根据艾格菲旗下子公司艾格菲饲料周五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文件显示,艾格菲拟将其旗下动物饲料业务拆分出来独立上市,计划融资2500万美元;但由于市场状况不佳,该上市计划后来被撤消。
  2010年7月20日,艾格菲宣布基本达成收购爱荷华州艾姆斯市M2P2养猪公司的协议。双方合资成立艾格菲国际蛋白质技术公司(简称AFIPT)。业内猜测,艾格菲由于缺乏养猪业的管理经验,投资业绩并不理想,可能要转型;其希望借力M2P2另起炉灶,建设由自己完全管控的大型美式现代化养猪基地。
  但到了2011年2月,情势急转直下,艾格菲董事长李松岩与副董事长兼CEO熊俊宏悄悄离职,并以抵押贷款的方式将自己持有的股份“卖给”公司。M2P2的董事长出任艾格菲的新董事长,M2P2开始执掌公司大权。
  李松岩与熊俊宏这两个核心人物离职后,艾格菲中国市场的养猪业务该何去何从?
  内部人士透露,M2P2对中国市场颇为无奈,其对江西、广西、海南等地的养殖模式并不认同,因此现在将精力放在了江西新余和广西大化的自营现代化养猪厂,“公司是两套系统在运行。”艾格菲能否东山再起未得而知。
  未成熟的布局
  艾格菲这个急急闯入养猪业的半个局内人,此时只留下一个寥落的背影。
  “要养好猪,没有十年八年不成。”温氏集团一位中层管理人员陈澍平的观点是,光有技术、种苗、先进设备还不行,投资养猪业,需了解养猪的周期性特点。此外,由于养殖户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企业有强大的配套和丰富的管理控制经验。艾格菲以1亿美元投入养殖行业,在发展后期成本已经不堪重负。艾格菲从国外引入的种猪价格高昂,仅广西大化的种猪繁育场第一期投资就耗费了2000万美元。此外,艾格菲在原来500多人的饲料团队外,又增加了一个1500多人的养猪团队。从公开数据看,2009年上半年,其成本达6093万,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毛利率则从2008年的30.28%下降到15.32%。
  艾格菲的业绩急剧下滑,刚好是在生猪价格下跌和饲料价格上涨时。艾格菲在答股东20问时,曾有股东质疑发生价格波动时如何应对,熊俊宏的回答是,艾格菲有上百万的出栏量,对采购方有议价和选择的优势。而实际的情形是,即便像温氏这样的巨头,其出栏量也不过占据市场不到1%的份额。从生猪到屠宰、加工和终端销售,养猪产业链很长,艾格菲仅仅占据了上游两个环节,缺乏对下游环节的掌控,因此在波动发生时,损失依旧无法避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