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肉种鸡生产为主导产业的科技型企业,是国家8部委首批认定和四度通过动态监测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多年来,企业坚持奉行“以农为本”的理念,视农民利益为企业的根本利益,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完善,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曾被农业部肯定为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拉动”典型进行推广。近年来,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继续实践,为建设创新型龙头企业,提升肉鸡产业化水平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1 拓规模转方式,在做大做强上搞创新 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是新时期赋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历史使命。“十一五”期间,尽管我们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肉鸡市场疲软等连续冲击,但我们不屈不挠,克难奋进,逐步摆脱了困境,使生产得到了较好发展,企业实力有了较快提升。2009年,在全国肉鸡行业综合实力排名中我公司进入了肉鸡行业养殖类前十强。但在总结“十一五”、部署“十二五”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企业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离国家提出的建设自主创新型龙头企业的要求尚有不小距离。为了尽快把自己培育成创新型的龙头企业,一定要在拓规模、转方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改造传统产业,全力突破转型产业,奋力开拓新兴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把京海集团建设成为全国同行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年多来我们克服了资金短缺、用地指标不足等困难,千方百计投入了9000多万元资金,先后新办了6个种鸡场,改建扩建了饲料厂、生物有机肥厂,新建了鸡肉加工厂。目前,全公司共饲养祖代肉种鸡20万套、父母代肉种鸡80万套、京海黄鸡种鸡10万套,均比“十一五”期末增长30%以上;形成了年产白羽父母代肉种雏800万套、商品雏5000万只、京海黄鸡苗鸡500万只、年产生态饲料8万吨、年屠宰加工肉鸡800万只的生产能力,并正在实施和洽谈一批新兴项目, 尽快在抗病育种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产业转型。 2 抓成果促转化,在提升科技水平上搞创新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在建设创新型龙头企业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一手抓成果,一手促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近年来,在全体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先后取得科技成果16项,专利11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2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为了促使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我们重点抓住几个重大成果,着力搞好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开发。一是努力开发黄鸡产业。“京海黄鸡”是我公司联合扬州大学和省畜牧总站联合培育的优质鸡新品种,是我国《畜牧法》颁布后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鸡新品种。我们抓住这一契机,成功申报并实施了国家发改委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江苏省科技厅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完成了京海黄鸡核心群和扩繁群的建设,壮大了京海黄鸡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扩大了京海黄鸡新品种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建成了京海黄鸡的营销网络。三年来,已向江苏、上海、安徽、山东等省市推广京海黄鸡4500万只,不仅为企业成功开拓了新兴产业,又为社会创造了9亿元的财富。二是大力推广优质白羽肉鸡,努力构建江苏白羽肉鸡现代产业体系。AA肉鸡是我公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从美国引进的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白羽肉鸡品种之一。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创立了一套完整的AA肉种鸡优质高产新技术,并研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该成果的取得,使我公司AA肉鸡的生产水平始终保持全国同行的领先水平,并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了促使该成果在全省开花结果,我们实施了AA白羽肉鸡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计划,先后在全省白羽肉鸡主产区扶持建立了26个父母代种鸡场和25个规模化商品生产基地,共饲养160万套AA父母代种鸡,向社会推广了11.53亿只商品苗鸡,使该体系推广的白羽肉鸡数量占到全省白羽肉鸡总量的75%以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肉鸡生产和引种基地。
3 搭平台引高智,在人才强企上搞创新 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是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宝贵资源。几年来,我们通过筑巢引凤,成功地实施了人才战略。先是建立了“江苏省绿色禽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继而又成功申办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最近又获批成立了“江苏京海集团院士工作站”。这些创业、创新平台的成功搭建,为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和实施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先后从华中农业大学聘请到了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陈焕春担任我公司特聘院士,与我们合作开展抗病育种的研究;聘请了从国外归来的生物学专家与我们合作开展生物医药研究;从扬州大学聘请了著名动物遗传育种专家王金玉教授担任我公司首席专家,与我们共同开展黄羽肉鸡新品种及其配套系的研究。在这些高端人才的引领和影响下,一批批科技人员纷纷来到我公司,与我们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科学研究与开发,有的已经取得成果,有的有了良好进展。如我们同扬大合作完成的京海黄鸡品种培育及其遗传基础的研究,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肉鸡生鲜产品保鲜与加工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生鲜鸡肉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延长了生鲜鸡肉产品的超市货架期,并为我们成功开发绿色食品鸡肉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外聘高端人才的帮助指导下,我公司自身建立的人才队伍也在茁壮成长。目前全公司共有科技人员12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4人,博士后1人,硕士3人,中级职称24人。人才队伍壮大,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建基地联农民,在利益机制上搞创新 多年的生产经营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植根于农村和农业的种鸡企业,应当时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只有让农民从与龙头企业的结合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企业才有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几年来,我们探索实践了“3+2”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所谓“3”,就是实施“公司+经纪人+农户”、“公司+合作社+社员”和“公司+专业化基地+规模化养殖户”三种产业化组织模式。所谓“2”,就是推行“技术服务”和“订单服务”两种服务模式。 在以农民经纪人为中介的模式下,龙头企业委托经纪人向农民发售苗鸡,农民经纪人为农民发送苗鸡、提供饲料和代售成鸡,中介服务费由龙头企业按放发的苗鸡数量付给佣金,农民可享受到经纪人的无偿服务。在合作社为中介的模式下,合作社组织社员开展肉鸡养殖,由龙头企业负责四个统一,即统一供应苗鸡、饲料,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开展疫病防治,统一收购(或代售)商品成鸡。社员养殖肉鸡实行“两分一自”,即分户饲养,分户核算,自负盈亏。这一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肉鸡养殖的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社员养鸡的经济收益。在以专业化生产基地为中介的模式下,由龙头企业根据人地相宜的原则,组织规模养殖户组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并由养殖户和龙头企业订立产销合同,约定实行“两相保证、双向负责” 的办法,即养殖户保证购买龙头企业提供的苗鸡、饲料,遵守统一制订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养成的商品肉鸡保证交售给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保证按饲养户的肉鸡饲养计划,及时提供优质苗鸡、饲料和配套技术,保证收购养殖户交售交售的商品肉鸡,并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结算鸡款。这种模式既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保障了农民的正常收入,又为龙头企业稳定了食品加工的原料来源和加工成本,有利于养鸡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纵观世界肉鸡产业的发展历程,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鸡肉消费量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的肉鸡产业也不可避免地遵循着这一发展趋势。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鸡肉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庞大的消费潜能和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为中国肉鸡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膳食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猪肉为代表的红肉消费逐年递减,而以鸡肉为代表的白肉消费正在逐年递增。传统肉类消费结构中的主流消费品猪肉从1982年的83.6%一路下降到2006年的64.6%,而鸡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却从1982年的5%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13%。按照这一趋势推算,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鸡肉将超过猪肉成为中国大众肉类膳食结构中的主流消费品。届时,中国大众的肉类膳食结构更加均衡合理,消费观念更加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