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领导必学的五视观人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31 10:24:00  文章录入:ziyoufeixiang  责任编辑:jiaxy
 人难免会犯些小错误,或一时粗心,或因现实错综复杂,或个人能力有限,对你产生误会让你难堪,这些事情在我们的交往中也许司空见惯。这时我们不要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或者借机让对方下不了台,交际中难得的是谅解和宽容,"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理解别人的痛处、难处,宽容几分,忍让几次,那么心胸最狭窄的人也会成为你的朋友,这也是领导形象的注意要点。

    所谓领导者形象,主要是指领导者自身修养的外在表现,它主要反映着领导者在行政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特征、行政风格、领导方法及工作作风。所谓领导者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形象和综合评价。《史记.魏世家》载李克“五视观人法”。所谓“五视”,

    一是“居视其所亲”。即要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如果与正直的、正派的人在一起,这样的人就可以重用;相反,如果这个人天天与小人为伍,对这样的人就要当心了。

    二是“富视其所与”。即要看他怎么样来支配自己的财富。如果只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大肆挥霍,贪图享乐的人,坚决不能重用。

    三是“达视其所举”。如果是已经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的人,就要观察他怎么样提拔下属,如果是任人唯贤,量才录用,那这种人肯定就是襟怀坦荡、秉公办事的有为之人。

    四是“穷视其所不为”。对处于困境的人,可以看他的操守如何。如果是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不做任何苟且之事,这样的人也是值得信任的。

    五是“贫视其所不取”。即看一个人在贫困时期的所作所为。只有不取不义之财,守得住清贫的人,才值得信任,而那种见钱眼开,如蝇逐臭的人,则万万不能重用。

    领导者形象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仪容仪表、品德形象、亲民形象、用权形象、用人形象等各个方面。我国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这里说的就是唐太宗处理公务时的形象。领导者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因此,领导者形象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领导者是“领导”的人格化,是领导权力的化身。领导者形象,体现了公共性和社会性,它是一种附着了公共性要素的社会性形象。

   领导者形象是领导力的组成部分;形象作为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权威的真正内核。任何领导者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除了要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外,还要在整个领导过程中重视对自身形象的塑造。那么当代领导者应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呢?著名领导力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领导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领导形象的载体是领导者。领导者是领导形象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方面,他通过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所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来塑造和展示自身形象。一般地,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形象。一个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者就会产生良好的领导形象。反之,一个守旧、虚假、腐败、低能的领导者就会产生恶劣的领导形象。另一方面,他通过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和沟通途径,使公众在了解领导目标、过程、体制和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领导形象。

    第二,领导形象的内容是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这种印象和评价淀积于公众的社会心理之中,这种社会心理实际上是领导者内在素质与外在能力的一种有机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心理是对领导形象在思想感情变化上的一种互动,它往往通过印象和评价表达出来。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形成对领导者的初步印象,印象一经形成,公众便会从各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分析得失、优劣,最后总结出对领导者的综合评价。

    第三,领导形象的评价者是领导者所面对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是领导形象的感受者和评价者。一方面,社会公众作为整体是产生、监督和罢免领导者的权力主体,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公众评判的依据。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中的个体,在与领导者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领导者的感知和判断,虽然这些感知和判断是公众个体意识的产物,但正是这些个体意识的总和才构成了绝大多数公众的整体意识,并最终对领导形象产生影响。

    在著名领导力专家谭小芳老师的领导力课堂上,曾多次把企业比作是一匹马,马的四条腿分别由影响企业发展的四个核心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分别是:领导力,执行力,团结向上的组织氛围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所有以上这些因素当中,领导力被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而要实现强有力的领导力,领导者自身形象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领导者不断认识自我,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提高自己在员工乃至于整个企业中的形象。

    北京一家机构作了一项关于企业家形象的调查,结果显示,作为智慧分子群体呈现在公众面前的,“谋略性”成为中外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中国企业家的“艰苦奋斗”精神也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与外国企业家相比,中国企业家的“道德”和“外在形象”上的负面性更加突出。中外企业家在总体形象得分上差距较大,中国企业家形象得分为66.3分,低于外国企业家的74.5分。中外企业家相互比较时,中国企业家较为缺少的是一种气质、公信力和个人魅力。在公众心目中,仅有18.5%的人认为中国企业家让人信服,认同外国企业家者为51%。以上数据,我认为——反映了国内企业家需要形象管理。

    大家一提到商人,就跟利、跟奸联系在一起,确实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什么我们做企业家,为什么我们做商人的就不能够去行道德,不能做圣人呢?所以我们讲仕农工商,仕者排在首位,他们有伦理道德有仁义。现在的社会确实反过来,商往往是被人最受尊重的,因为有钱,所以商人的理念和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导向是非常举足轻重的,因此我们在现在惟有寄望于企业家、寄望于商人来带动价值观的导向,帮助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说来,谭小芳老师认为,现代领导形象的作用有如下——

    1,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履行职责的基础。

    领导形象是在领导者与社会公众广泛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领导者个人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外在化。领导者树立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公众对其实施领导、履行职责进行评判的过程。一般地,领导者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说明公众承认了该领导者,并对其工作给予理解与支持,该领导者就具有履行职责、实施领导的基础。相反,一个领导者在公众中没有树立良好的形象,说明公众没有承认该领导者,更不能对其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该领导者就不具备履行职责、实施领导的基础。

    2,领导形象是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对领导活动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领导形象如何,不仅关系到领导者个人的威信和号召力,而且关系到组织的整体形象和凝聚力,关系到领导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领导者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即以饱满的精神风貌、高尚的领导魅力、优良的领导作风和得体的领导仪表等赢得公众的好感和信赖,不仅有利于领导威信的建立,而且有利于领导的决策、指示、领导方法为群众所接受,并得到创造性的执行。相反,领导者如果不能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就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支持与认可,领导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

    3,领导形象是领导效能的直接影响力。

    领导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领导效能的发挥。领导形象对于实施领导活动一般会产生两种效能:一方面,良好的领导形象能产生积极的正效应,可以激励被领导者团结在领导者周围,支持领导者开展各项工作,充分调动被领导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奋力去实现领导目标。另一方面,不良的领导形象会产生负效应,使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产生不信任感,相互间离心离德,甚至会出现被领导者抵制领导者的现象,这就无法发挥领导效能,阻碍领导活动的正常进行。

    告诫我们的企业家、管理者——“形象是易碎品”,经过精心塑造和推出之后,领导者的形象还要不断维护和创新,如果以为一劳永逸,那就错了。领导形象容易受到伤害,偶一疏忽,就可能“打碎”形象,自毁形象,而且人们往往把领导者在表现不当时的举动看做领导者的本来面目,而不会把领导者精心设计的形象当做真实、真正的领导者。所以,领导者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形象,“时时勤拂拭,勿使着尘埃”。

    形象维护可称为“形象管理”,它作为现代组织管理和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形象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组织内部的形象管理和组织外部也称为社会、公众的形象管理。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总之,领导形象和组织形象管理的目的在于精心维护领导形象和组织形象的安全,充分利用和开发领导形象和组织形象资源,尽量避免组织内部形象和组织外部形象乖戾和扭曲现象的发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