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别让潜能“低调”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13/3/27 10:52:48  文章录入:ziyoufeixiang  责任编辑:jiaxy
    在困难面前总是有人发牢骚,懒得动,畏惧,不敢克服,想让他人帮一把。在挫折面前总是有人说自己的能力有限,不敢去拼,想逃避,不去应对。在失去的时候总是有人发表感慨,失去了理智,纠结的心理,丧失斗志,最终一事无成。这些都是当代年轻人厌世轻生的通病,为什么在困难面前要发牢骚,在挫折面前垂头丧气,在失去的时候表示惋惜?
  
  社会上的媒体,企业用人单位都在给八零、九零打分,关注的程度很高。例如汶川地震,有多少媒体在用镜头聚焦八零、九零后,看他们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是何去何从?各方的质疑声、讨论声都压在了八零、九零后,质疑他们能不能挑起担子,中老年人在讨论他们的童年和少年生长在无忧无虑的环境,没见过风雨,没经历过浪淘,又怎能成为金子?好在事实善于雄辩,在汶川地震中由于全国人都有一条救灾心,更没有压倒八零、九零后,他们当中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战士,有的是医务人员……通过不分昼夜的抢战救灾,得到了中央和各界的肯定,各种质疑声,舆论声的音量降低了不少。从汶川地震中能看出来人是有潜能的。
  
  怎么样发挥好个人和团队的潜能是值得思考,潜能就是要有意识的克服困难,挑战挫折,选择得失。而不是困难面前束手无策,挫折面前不能应对,失去才懂得亡羊补牢。
  
  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发挥个人和团队的潜能,比如,红军的四渡赤水,不仅是出奇不意,而且是把团队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对手估计不到、摸不透。这其中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应对各种挫折,选择了得与失;更为重要的是红军在危急关头敢于自己创造困难和挫折,再一步步的化险为夷,在军事上写了新的一页。
  
  再看当今的环境,比起几十年前的环境好很多,不管是创业还是工作,不管是政策还是家庭,支持的票数越来越多,又岂能被困难所征服,被挫折所吓倒,患得患失?一些年轻人不羡慕成功收获中所付出的辛酸,反羡慕成功带来的光环;不注重潜能的培养,反注重走捷径,走后门;不注重个人品质的修养,反注重上位的手段;不注重自己给社会贡献了多少,反注重自己过得多潇洒;不注重自己有作为,反注重父母的作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生要发挥潜能,是需要日常的学习与积累,关健时刻才能拿出手,才能叩成功之门!才能拥有梦寐已久的光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