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乡愿”深恶痛绝,称“乡愿,德之贼也”。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说:“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西汉第一个布衣丞相公孙弘,就是这样一个“乡愿”。
公孙弘任丞相,并没有多大建树。按照史籍的记载,他在朝廷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唯唯诺诺,逢迎上意。当然,他也不是一无是处,设五经博士,配弟子办太学,就是出自他的建议。史称他“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看来,汉代的儒表法里、“以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就是由他开始的。但是,公孙弘这些主张能够实行,主要得自于汉武帝的喜好。他能提出这些建议,归根到底是揣摩上意的结果。如果武帝对这些不感兴趣,借给公孙弘个胆他也不会这样做。他的宗旨是,只要是皇帝不喜欢的,“打死也不说”。
像公孙弘这样唯唯诺诺的人,心眼往往比较小,而且一旦权在手,也要用一用。所以,公孙弘宽厚的外表下,却不放过任何与他有矛盾的人。“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弘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公孙弘的学问比不上大儒董仲舒,董仲舒也讨厌公孙弘的阿谀奉承,于是,公孙弘就用阴损手段把董仲舒贬到胶西。而锋芒毕露的主父偃,同公孙弘政见不合,也被公孙弘借力打力断送了性命。“杀主父偃,徙董仲舒胶西,皆弘力也。”汲黯是当时的第一直臣,有点像唐代的魏徵,由于多次顶撞公孙弘,照样被公孙弘排挤。
实际上,对于公孙弘的毛病,他的老师辕固看得很清楚。在公孙弘刚刚进入朝廷时,辕固曾经正色告诫他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阴谋造反的淮南王也曾直言不讳道:“汉廷大臣,独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等,如发蒙振落耳!”问题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何要用这么一个乡愿?
很多人把公孙弘获得重用作为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范例,这实在是一个误会。固然,公孙弘出身下层,然而,武帝提拔他也有自己一份私心。武帝当上皇帝,一心要轰轰烈烈干大事,但他受到了多方掣肘。来自太后和大臣的批评往往使他十分恼火。母亲的干预当然需要容让,而大臣们的说三道四则不能忍受。汉初的大臣,多数是勋戚功臣,不少人动不动就指斥皇帝。于是,武帝下决心要选出绝对听从自己的人。此前,所有的丞相都有爵位,现在,选出一个原来什么都没有的公孙弘,不怕他不听话。所谓“布衣丞相”不是看中他的才华,而是看中他的顺从。
武帝用公孙弘抱有这样的私心,这种私心肯定会得到回报。皇帝的耳根子清静了,然而公孙弘也绝对不会启用不愿顺从他的人。史书上仅仅记载了他排斥的董仲舒和主父偃等人,而那些处于下位、因为才干和锋芒遭到公孙弘嫉恨,在还没冒出尖来时就被打下去、被折断翅膀而默默无闻的优秀人才,更不知有多少。这对于汉武帝所追求的文治武功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损失。
企业管理中的用人,道理是一样的。一个老总,如果选拔部下的准则是为了用起来顺手,那么就不可能听到部下的不同意见。如果自己讨厌“刺儿头”,那么更下层的员工就会被中层打磨成滚珠。而且,这种倾向会产生层级放大效应,上面喜欢矮个子,下面就会提拔武大郎。上面对下面用心眼,下面即便不会同上面翻脸,也会对更下的下面用诡计。而这种诡计,往往是上面所用心眼的放大版。而用人准则一旦偏差,最终会使领导追求的事业得到消极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