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禅”心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22 13:48:39  文章录入:zhaoyh  责任编辑:zhaoyh
  “禅”就是为了让人发现自身的宝藏,让你明白什么是心性?什么是真心?

  “吾有陀罗尼,亦名平常心。欲得胜道果,当下即见闻。”

  佛教所说的真理是一种生命本有的智慧,它有很多个名字,它有时叫爱,有时叫善,有时也叫美。它是人类追求了千万年,用各种方式歌颂过、勾勒过的天堂一般的图景,但它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除非你心中有它。

  “吾有陀罗尼,亦名平常心”中的“陀罗尼”,也就是我所说的“心性”。

  关于陀罗尼,有多种多样的说法,包括有总摄、总持、能摄、能持等等。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了陀罗尼智慧,所有佛法都忘不掉,能永远记着。它可以忆持各种各样的善法,可以防止各种各样的恶法。无量的佛法都在陀罗尼中,有了它,你才能说法自在。为什么忘不掉?因为有了陀罗尼智慧,所有佛法便自然而然地从知识与行为准则变成了你生命本有的一种“灵光”,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你的生命。你无需刻意提醒自己,自然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既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没有所谓的敌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你锻炼心灵的道具,所有人都是你的挚友、亲人、老师与恩人,一切经历都在丰富着你的生命体验,使你变得更加博大和快乐。你心里没有了欲求不满,也没有了愤愤不平,自然活得自在逍遥。

  陀罗尼智慧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真心”,真心就是与妄心相对的那颗心,是一颗不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心。佛教里面,对“真心”有多种不同的称谓,例如,菩萨戒称之为心地,般若经称之为菩提、涅盘,华严经称之为法界,金刚经称之为如来,金光明称之为如如,净名经称之为法身,起信论称之为真如,涅盘经称之为佛性,圆觉称之为总持,胜鬘经称之为如来藏,了义经称之为圆觉,等等。也有人随心叫它喻为自己、正眼、妙心、主人翁、无底钵、没弦琴、无尽灯、无根树、吹毛剑、无为国、牟尼珠……实在是名号众多,无法尽数将其摘录于此。但是假如你明白了真心,便自然懂得它们的所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