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如一束信念的火炬,一直是鼓舞人们前行的动力。有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美丽传,更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佐证。仿佛只要努力,灰姑娘就能穿上水晶鞋和王子牵手,梦想一定就会实现。可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丰,越来越觉得这句话就象大人和小孩说“好好的,就给糖吃”一样,不太靠谱。 有志者事竟成,要看有什么志。有些事情靠因果,有些事情讲因缘。不是所有的事情,仅凭个人努力就能成功。有的人头悬梁锥刺股读出了学问,有的人则把自己弄成了秃顶和颈椎病。有的人凿壁偷光、聚萤读书成了典故,有的人则除了把自己搞成近视眼一事无成。立志讨个姑娘做老婆,可以成。非要找张曼玉做爱人,再努力也基本没可能。因为有同样“志”的人很多,可张曼玉只有一个。许多幻想症,其实都是“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实验品和受害者。 有志者事竟成,要看成什么事。世事沧桑、沧海桑田,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不可能两次穿过同一条河流,过去曾立志,时过境迁,理想就须修正,志向就须变迁,对有志者而言,必须根据自身的经历、境遇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志向和定位,这样方有“竞成”之可能。师胜杰有段相声,说一个环卫工人作演讲,“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画家。现在,我用大画笔在城市的道路上绘画,我的梦想实现了!”梦想以这种方式实现,让人有些唏嘘、有些感叹,可这才是生活的真实。许多人生,都是以这样的“事竞成”作为有志者的收尾。 有志者事竞成,要看事怎么成。“竞”者,终于也。所谓终于,带有一种终极的意味。可人生长度有限,一万年太久,只能朝夕而过。对于某些宏大的志向,需要几代人共同完成。就其中某个阶段的生命体而言,其实就是有志者事未成。革命先驱者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意味着那些洒尽热血的仁人志士,毕竟没能看到祖国的春天。陆放翁的“但悲不见九州同”,又岂不是“有志者事难成”之感叹? 事难成,但志必立。没有志向的人生,就象一只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昆虫。积极向上、干事成事是人生的大目标,当然要坚持。只是对志向、对人生不要太执著,要对志向的实现难度有充足的考虑,对人生的境界有洒脱的态度。只需付出全力,不必奢求结果。耕耘下汗水,不去追问收获。梦想残缺,是生命的常态,侥幸成功,那是命运的厚赠。胜固可喜,败亦不惧。 然后相信,有志者,事可以成。 |